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校友活动 >> 校友风采 >> 正文

传承红色基因 | 曾希圣:红军情报事业的创始人,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

文字:   编辑:校友网  
[时间]:2021-06-11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传承红色基因|曾希圣:红军情报事业的创始人,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


曾希圣(1904-1968),原名曾勉,字腾光,湖南资兴县(现资兴市)人。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第20班学生,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4年入黄埔军校学习,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,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历任长江局军委秘书长、红军总司令部侦察科长、中央军委二局局长。抗战开始以后,任新四军第7师政委、中共鄂皖赣区党委书记、皖江区党委书记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华东野战军纵队政委、豫西军区司令员等职。共和国建立后,曾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、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席、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、中共八届中央委员。


追求思想进步,书写革命传奇

曾希圣与家人

曾希圣7岁时,在祖父开设的“黄阳书馆”启蒙,12岁时,进入县立汉宁高等小学,聪慧过人,深得老师、同学和乡邻的赞许。1920年,曾希圣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,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,各种新思潮来势汹涌,《共产党宣言》《新青年》《湘江评论》《新俄国之研究》《资本论入门》等书刊,被摆上了学校“书报贩卖部”的书架。曾希圣通过阅读进步书刊,决心走变革社会的道路。1921年3月,他加入革命团体“心社”,1922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

曾希圣聆听了毛泽东同志考察三师时所作的题为《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》《社会主义》和《马克思生平及其艰苦斗争的简史》的讲话,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,从此开始了革命生涯。1925年8月,曾希圣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;1926年8月,随国民革命军北伐;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从事兵运工作;1930年12月,被党组织调往中央苏区,从此写下革命生涯的传奇历史。


破译情报的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

曾希圣破译水平高,在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期间,通过破译敌军密码,成功获取敌人核心机密情报,为保卫中央苏区,保障长征胜利,做出杰出贡献。

在中央苏区第二次、第三次、第四次反“围剿”中,曾希圣巧用破译能力,帮助中央红军掌握国民党军队的部署、调动、意图、装备、补给、处境、口令与信号。

在第四次反“围剿”中,红军在黄陂登仙桥地区分别击毙和俘虏第52师、59师师长。时任国民党军第10师师长的李默庵闻讯,写了一首诗让师部电台用密码发给他在上海的夫人。该诗的末尾两句是:“登仙桥畔登仙去,多少红颜泪始干。”曾希圣截获并破译了该诗,并报告给了周恩来。西安事变时,周恩来见到了这个曾经是自己学生的李默庵,随口说出了诗句,称赞他很有文采。李默庵因从未向人透露过该诗,当场惊得目瞪口呆,忙问周恩来是怎么知道的。周恩来直言相告该诗的截获过程,李默庵才恍然大悟。

延安时期,二局工作人员的合影

长征时,曾希圣领导的二局更是在关键时刻破译敌人军事情报,为毛泽东带领红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,挽救党和红军的命运起到了“打着灯笼走夜路”的作用。

1934年12月上旬,曾希圣侦获敌人在湘西、湘南集结重兵,企图一举歼灭红军的重要情报,在危急关头,有力支持了毛泽东所提出的“放弃北上湘西,转兵贵州”的建议,改变了中央红军的前进方向,让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避免了覆没的危险,使蒋介石在北上湘西途中聚歼红军的计划完全破灭。

长征中,红军四渡赤水,巧渡金沙江

1935年2月,红军占领遵义城后,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,对遵义城进行包抄,妄图一举歼灭红军。在敌众我寡额严峻形势下,毛泽东根据曾希圣提供的情报,利用敌人内部矛盾,采取大胆穿插、大范围迂回、声东击西的游击战术,掌握了战场主动权,创造了震惊中外的“四渡赤水”的军事奇迹。

在长征途中,曾希圣还掌握了敌人的密码和电文格式,冒充蒋介石给周浑元、吴奇伟发电报,将敌人的两部主力调开,帮助红军巧渡乌江。此外,曾希圣在收到张国焘分裂中央的电报后,立即报告叶剑英,叶剑英连夜转转达给毛泽东,使得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第1、3军团脱离险境,北上甘南,避免了红军内部的“火拼”。

所以,毛泽东称赞曾希圣的二局是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,还说:“没有曾希圣的二局,就没有红军。”


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

上世纪60年代,曾希圣在安徽推行“责任田”,为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”的设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1959年至1961年期间,大跃进运动以及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。1961年,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曾希圣通过调查研究,决定推行“责任田”,实行包产责任制,还主持制定了《关于包产到队、定产到田、责任到人的试行办法草案》,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经济发展道路的重大尝试。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,推行“责任田”需要冒极大的风险,可曾希圣却义无反顾地对省里的其他领导说:“你们不必担心,一切责任由我一人承担。”之后,曾希圣进行试点并逐渐扩大实施范围,最后,他不仅超额完成征购任务,还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。因此,“责任田”被干部群众们誉为“救命田”。

但是,在1962年1月的中央七千人大会上,“责任田”被指责“犯了方向性错误”,曾希圣还因此被免去了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职务,“责任田”也随之夭折。改革开放之后,曾希圣精心培育和播下的“责任田”种子又以“家庭联产承包制”的形式重新出现并被迅速推广,农村面貌也因此发生极大的变化。胡耀邦称赞说:“曾希圣同志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