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校园里处处都是教育场所

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支教

在结对校常宁四中主持交流活动

在石鼓书院讲文稿写作

来母校指导实习生
何文胜,1990年毕业于原衡阳教育学院中文二班,中学高级教师,现任衡阳市第十六中学党总支副书记、校长,雁峰区人大代表。先后荣获全国百佳文学社、湖南省综治先进等集体荣誉,衡阳市优秀德育工作者、衡阳市优秀支教教师等个人荣誉。
何文胜秉持“办人民满意教育”宗旨,以“雁为先导,岳之高标,雁翔衡岳,勇创一流”的治校理念,坚持“勤与进、人与仁、清与廉”的工作原则,带领学校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。
教学上,他强调“四风”,要求打磨精细的教学之风、营造浓厚的教研之风、探索务实的教改之风、塑造沉静的复盘之风;育人上,他强调“四员”,要求人人都是心育员、人人都是安全员、人人都是卫生员、人人都是美育员。功不唐捐,玉汝于成。近年来,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,社会声誉不断提升。
此外,他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,助力课程改革。学校多门学科教学取得显著成效,教学成绩在市直中学中脱颖而出,一些教学成果在省、市级评选中屡获殊荣。语文教学的《创意作文个性表达教学研究与实践》项目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及市级一等奖;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《信息化背景下中学语文古诗智慧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》成功立项;语文组连续荣获市级优秀集体备课组一等奖;积极推进外语组“有效推进薄弱学校英语课堂教-学-评一体化策略的研究”。
他认为,对学生必须以激励为主,以提升学习兴趣。他的包里总是放着自己的书法小品,写着一些格言警句,或者自己的诗词新作,还盖着印章,只要遇到学生成绩优秀,习惯良好,或者进步较大,他就拿出作品发奖,以资鼓励。他相信,这样的小奖励对学生而言,在语文学习和文化素养方面是有潜移默化作用的。
清心治本,直道谋身,品行端正不染尘。他坚定不移地把创建“政风清明、校风清净、教风清正、学风清新”的清廉学校作为工作目标。作为校长,他以身作则,做最平凡的小事,守最细微的方正,做最清廉的领头羊。他把“清廉执教”内容纳入校本培训,公开诚信承诺,深植清廉思想,渗透清廉文化。学校于2019年被评为衡阳市清廉校园,2022年成为衡阳市“清廉学校”试点校。
何文胜坚决守住心理健康的“青春防线”。他将心育纳入学校整体规划,成立心理健康工作组,形成以专职心育教师为核心,班主任和兼职心育教师为骨干,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育网络。他构建学生心理健康“三级预防系统”:以班为单位的“一级预防”,关注学生个体心理健康;以专职心育教师为核心的“二级预防”,重点辅导高危学生心理问题;以医校合作为辅助的“三级预防”,规范个别心理障碍学生的转介流程。
以家校互动推进家庭心育。他每年组织举办2-4次心育专题讲座,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;定期开展“家长开放日”“亲子活动”团体辅导,用流动课堂加强家长对学校、孩子的了解和沟通;利用假期进行家访,用无形课堂关怀心灵;开设心理健康课程,形成以“尊重、关怀”为核心,以“体验式”为导向的心育课堂教学模式,让学生能积极关注自我,“脱下马甲”,接受真实自己;每学期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,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,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,重点跟踪,科学疏导。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个案咨询与辅导,及时解决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。
踏浪前行,怀博爱之心,而不负对教育事业之深情。何文胜还积极践行“百千万‘艺术童伴’——留守儿童关爱工程”。在先后与耒阳市彭桥中心小学、常宁市四中成为结对校后,他热衷于每一次送教活动,参与每一场校际交流,亲自进行讲座,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,推动教育创新与发展,提升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质量,丰富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资源。
何文胜对文学抱有十分的喜爱和热情,高中时期以《春天》一诗荣获衡阳市诗歌比赛大奖而步入文坛,大学期间发起太阳风文学社。现在,他古今文体兼善,在国、省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十余万字,多篇作品收入《中国楹联作品选》《湖南新时期十年文学大系》等选本。
目前,他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、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会员、衡阳市楹联家协会副秘书长、衡阳市作家协会会员、回雁诗社社员、雁峰区诗联学会副会长(筹)。
他以专业素养服务社会,奉献乡土。近年,为衡阳市石鼓书院、南湖景区、抗战纪念馆及多所学校等文化旅游单位撰写、修订文稿、撰写楹联、开展写作培训,及担任文化顾问。
何文胜特别关注母校学弟学妹的成长与发展。在他的努力下,衡阳市第十六中学成为衡阳师院外语、数学等学院的重要实习基地。每年,母校大批满怀激情与梦想的实习生在这里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。他还亲自参与实习生的培养过程,从课堂旁听到课后指导,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他的关怀与智慧。